近日,《求是》雜志發(fā)表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文章強調(diào),年輕干部生逢偉大時代,是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生力軍,必須練好內(nèi)功、提升修養(yǎng)、增強本領,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北京冬奧盛會上,奧運健兒奮力拼搏,為國增光,身上展現(xiàn)出來的氣質(zhì)和韌勁便與國家倡導的“棟梁之才”核心要義高度契合。
“棟梁之才”應有“十年磨一劍”的意志和決心。武大靖作為短道速滑500米世界紀錄保持者和奧運會紀錄保持者,其10歲開始練習短道速滑,每天四點就起床帶著冰刀坐上母親的自行車去室外冰場練習滑冰,隨后先后加入江蘇省隊、吉林省隊和國家隊訓練。因為常年穿著冰刀鞋訓練,他的腳已經(jīng)嚴重變形,整個腳部遍布著傷疤、老繭和變形的骨頭。他曾說“我有一雙很丑的腳”,可這卻是“最美的勛章”,正是這雙腳,托著中國隊的夢想一次次起飛。雖然此次冬奧會無緣衛(wèi)冕,但他已經(jīng)成就了更好的自己,是名副其實的“棟梁之才”。
“棟梁之才”應有“直掛云帆濟滄海”的沖勁和魄力。17歲的蘇翊鳴在加拿大選手帕羅特拿到90.96分的情況下,頂住壓力,在第二輪比賽中完成了全場第一個1800度動作,收獲一枚寶貴的銀牌。在隨后的單板滑雪男子大跳臺比賽中,他更是一舉奪冠,成為冬奧會歷史上最年輕的單板大跳臺冠軍以及首位贏得冬奧會單板滑雪金牌的中國運動員。18歲的谷愛凌在前兩輪總分落后法國選手苔絲5.25分的情況下,在最后一輪跳出了比賽中從未嘗試過的1620超高難度動作,絕殺奪冠,并最終在本屆冬奧會中獲得了兩金一銀的好成績。這兩個未及弱冠的年輕人,在關鍵時刻抗住了壓力,擔起了大任,勇于挑戰(zhàn)、敢于突破,用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jié)”的奧運精神。
“棟梁之才”應有“千磨萬擊還堅勁”的韌性和定力。在花樣滑冰男單自由滑比賽中,金博洋拿到179.45分,創(chuàng)造了個人本賽季最高分。前進的道路并不總是平坦大道,一年前的世錦賽上,金博洋在24名參賽選手中只拿到第22名,“倒數(shù)第三”的“滑鐵盧”讓他的職業(yè)生涯仿佛墜入了谷底。然而,四年后的他再次站在冬奧會的賽場上,不斷突破自己,實現(xiàn)了“浴火重生”。雖然在之后的花樣滑冰男子單人滑比賽中他獲得第九名,無緣獎牌。但誰說只有獲得獎牌才是勝利,戰(zhàn)勝自己就是勝利,這就是體育精神、這就是奧林匹克精神,這就是中國的奧運健兒和“棟梁之才”。(管紅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