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上午10點40分左右,記者在福田區(qū)深南大道輔道市民廣場路段看到,路面出現(xiàn)一個直徑約一米,深約一米的坑,旁邊還有一道長約20米的裂痕。
今天,很多的企業(yè)已經開始陸續(xù)復工,上班通勤的人漸漸增多,車流量也漸漸增多,整座城市從“寂靜沉默”中慢慢“醒來”。
2月17日,深圳義務教育的師生都開課了。你一定也想知道,開學第一天,深圳網課網速好不好,課程悶不悶,學生會不會坐不住,老師的主播之路開啟得順利不順利……
記者從龍崗大芬站搭乘三號線地鐵往福田方向。今早是深圳地鐵全線網實名制乘車的第一個早高峰,記者看到,平時擁擠的三號線如今客流相對平穩(wěn),并沒有出現(xiàn)擁擠情況。
2月13日20:06,桂書斌開著租來的車子從坪山趕回到羅湖的家中。此時,距離他上次離開家已經整整20天。
經過大雨一天的沖刷,深圳的空氣更干凈、通透了。雖然全市對疫情的嚴防死守還沒有結束,但是越來越多的市民,在大雨短暫的間歇中,出來感受春天的清潤。
今天凌晨,有市民向《第一現(xiàn)場》反映坂田多個城中村村口的防疫檢查點都圍了起來,還有人在把守任何車輛、人員都不能進出,這究竟是什么情況?
10日下午2點半,福田區(qū)農林路風臨左岸小區(qū),進去除了測體溫外,還要憑票出行,出去領票,回家時交回票,無票者不能進小區(qū)。
每一股渺小的力量,每一個善意的舉動,每一份微弱的馳援,都是一束跳動的火苗,匯聚一起,能消融病毒冰冷的觸角,能斬斷病毒猙獰的手腳,終將為我們吹響全民戰(zhàn)“疫”的勝利號角。
深圳的節(jié)奏在一點點地恢復,深圳人的腳步在一點點地跟上城市原有的運轉速度。為了城市能正常運行,為了人們的生活不受嚴重影響,復工的深圳人帶著各種“法寶”走出了家門,開工了!什么也阻擋不了深圳人奮斗的熱情。
深圳的粵海街道,可謂是中國的“網紅街道”。2月10日,雖然疫情還在繼續(xù),但這條街道上的一些企業(yè)已經正式開工,在這里的上班族,今天的上班狀態(tài)又是怎么樣的呢?他們又采取了怎樣的措施來防范疫情呢?
“硬隔離”的住戶有54戶,一共有196人,2月8日晚上9點全部隔離,福田抽調了許多干部一起來完成該項任務,確保隔離病毒不隔愛,讓居民暖心放心。
現(xiàn)深圳各個小區(qū)又是如何對使用后的口罩進行處理?口罩回收后又會運往何處避免二次回收使用,二次感染等問題?
2月8日是元宵節(jié),但新冠肺炎疫情當前,許多人還是選擇“舍小家為大家”,佳節(jié)時間毅然奔赴防疫一線。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2月6日,農歷正月十三,深圳新聞網記者兵分多路深入全市各區(qū),用鏡頭記錄疫情下“深圳人的午餐”,展示不同背景、不同行業(yè)、不同職業(yè)的深圳人在戰(zhàn)疫路上的特殊故事。
農歷新年,一場始料未及的疫情開始在全國包括在深圳肆虐,廣東省啟動了重大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一級響應,千萬深圳人被疫情“鎖”在了家中。
他們雖身不在一線,卻時刻心系一線,也許他們不是挺身而出的那一個,但他們也用行動共擔著城市壓力,為特區(qū)再迎春天做著力所能及的準備。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來勢洶洶,還在不斷蔓延。我們“最可愛的白衣天使”,每天爭分奪秒與病毒搏斗。在發(fā)熱門診、醫(yī)學觀察區(qū)等,他們可親可敬的身影,每天在與時間賽跑,冒著生命危險與病毒抗戰(zhàn)。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勒出滿是“皺紋”的臉;脫下手套,露出傷痕累累的手……一起來看看深圳羅湖醫(yī)療戰(zhàn)線上這群最可愛的人。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fā)以來,福田區(qū)眾志成城,防控疫情。平安金融大廈、漢國大廈等眾多樓體及大屏幕紛紛亮起。
大年初九,日歷顯示就要立春了,但深圳已然有了春天的樣子,草木蔥蘢,鳥鳴聲聲。然而城市籠罩在疫情之下,面貌完全不同。期待疫情盡快過去,我還是喜歡車水馬龍。